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
在北大,有鲁迅的雕像,有蔡元培的雕像,在这一干民国学人中,唯独没有曾在北京大学留下浓墨重彩的胡适先生的塑像。

其实,没有塑像,对胡适先生并没有缺少什么;立有塑像,也对胡适先生没有增添什么,只不过是为曾经批判过他的一些人增添正统性的砝码而已。

知识分子一旦被塑像,会被宣传成和定义为某一方面的偶像,那他就要为某一目的而服务。与其说是尊崇,实际更多的是戏弄,变成一个被肆意玩弄的傀儡和招牌。

鲁迅在1936年去世,是他的大幸,但也是他不幸的开始。而胡适没有被塑像,却是他的大幸,也是他思想始终独立自主的证明。胡适生前,就是一个世事洞明的人,从不为他人作嫁衣裳,即使胡适死后,他的思想来依然不能被利用,依然固执地矗立着。

在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末,革命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,主张激进,冒进,疯狂,虚无主义,强调专断、牺牲和流血,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被卷入其中,酿成一系列的人类悲剧。

而就在这个时期,胡适的姿态,与此完全背反。如胡适的改良之于革命,渐进之于急进,多元之于一元,宽容之于仇恨,怀疑之于信仰,说理之于宣传。。。

在1919年,“问题”与“主义”之争中,胡适在《多研究些问题,少谈些主义》中,写下这样的话:

因为愚昧不明,故容易被人用几个抽象的名词骗去赴汤蹈火,牵去为牛为马,为鱼为肉。历史上许多奸雄政客懂得人类有这一种劣根性,故往往用一些好听的抽象名词,来哄骗大多数的人民,去替他们争权夺利,去做他们的牺牲。

胡适的话都是浅白清晰。而现在的中国人,需要的就是理性、常识和逻辑。

胡适除了他的政治思想以外,他还主张思想多元、容忍异见和注重怀疑精神。

胡适特别强调怀疑精神。这一点他和傅斯年是有区别的。傅斯年对蒋介石的话和人品都很信任。而胡适对蒋介石是持怀疑态度的。因为领袖的话也是一个假设的真理,也是需要验证和罗列证据。

胡适既不为同时代的保守学人所容,他们认为胡适太激进。而同一阵营的激进式的自由主义者又感觉胡适太过于保守。双方都对胡适进行猛烈批判。

胡适一生也是孤独的。他的思想定型得很早,并且不曾改变。他始终都在践行自己的思想,并且难能可贵的是能够一直坚持了40年。可以说胡适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其他民国学人。

但是,胡适,这个不自由时代的自由主义者,这个革命时代的非暴力主义者,在50年代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中,集全国之活力,对一个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进行缺席式的全盘否定,洋洋洒洒的将近200万批判文字,而批判的主体却是胡适的朋友、同事、学生,甚至八竿子打不着,丝毫没有交集的小人物,学术批判开始变味。最后连毛也看不下去了,说要写几篇文章挽救一下。

这是胡适思想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的公开亮相,进入到80年代,知识人也开始小心翼翼对此次活动进行反思,后来反思更为大胆,他们的通识是:此次批判影响恶劣。学术和思想属于精神世界,政治批判强行介入,违背学术自由精神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Top